如果你近期去完大南街 BARBOUR CAFE 朝聖,以下內容,可能唔太啱聽。但無論你想唔想聽,這些說話點都要有人講:BARBOUR 在香港被高估得好緊要。
BARBOUR 的油蠟布摸上手長期油淋淋,有陣 UNPLEASANT 的味道,很多 FANS 侃侃而談,說是傳統防水百年技術,卻不知在香港潮濕的氣候下,件褸好容易發霉,甚至會發臭影響旁人。有朋友著完一季中伏,索性洗走層防水蠟,從此不再上蠟,BUT THEN WHAT’S THE POINT?

BARBOUR 的褸雖然重,但極其量只算焗促,不算保暖,個人覺得適合 10 ~14 度左右的日子,可惜這些日子香港雨水不多。在乾燥日子著 WAXED JACKET,就像全副潛水衣去公眾泳池游水一樣,有點 OVERKILL 而可笑。
再說,BARBOUR 香港定價不算便宜,卻很容易撞衫;又因為設計很特出,一撞衫就撞到膨膨聲,很尷尬。作為皇室御用品牌,BARBOUR 本來就不是什麼隱世、小眾的牌子,如果買 BARBOUR 是為了突顯品味的話,只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。


當然,市場營銷不會跟你說油蠟布不適合濕熱的亞洲地區,但很多與 BARBOUR CROSSOVER的日本品牌,不約而同捨棄了重油蠟布的造法,減少蠟量,又或者直頭採用其他更輕量透氣的防水料。BUT AGAIN,BARBOUR 的特色得返條 CORDUROY COLLAR,WHAT’S THE POINT?
說到底,BARBOUR 作為潮濕野外地區的 HEAVY-DUTY 服裝,恰如其分,是神枱級的好物。但你不會見到查理斯貪靚在市區著 BARBOUR WAXED JACKET 行街的,因為著衫需要睇 CONTEXT。將蘇格蘭的牧場工作服,帶到香港人來人往的都市,不是穿搭,是 COSPLAY。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