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完美的 SHOPPING PARTNER 並不存在,就像完美的伴侶並不存在一樣。
佬編自己作為 SHOPPING PARTNER 時,最開心的,就是睇人買嘢,所以從來目的都只有一個:鼓勵購物。
要達到這個目的,需要因人制宜。佬編根據自身經驗,大槪歸納了四種人以及應對方法,今日不藏私,公開分享,希望大家都可以將自己的快樂,建築在朋友的消費上。

案例一:RON 想買套好一點的西裝傍身,但之前只有 G2000 的經驗。
這種人本身已經有足夠購物欲,只是欠缺知識去做決定。應付他們,只需要提供相關的知識,介紹適合的產品,特別強調性價比、品牌口碑、獨特性等,他們很快就會拿出銀包埋單。
案例二:YUKI本身已經睇中對鞋好耐,但價錢問題始終不捨得買。
這種人對目標產品已經有很深的認識,亦已經就同類型產品做過比較,只因價錢等各種原因,而未有購物欲。要想挑起他們的欲望,就要 ACT INNOCENT,例如問 YUKI 買鞋有咩介
紹;甚至唱反調,質疑他的選擇。他們講得越多,就越會想起目標產品的好,最後自己說服自己乖乖入手。

案例三:ADAM 對買衫毫無興趣,只是碰巧一齊行街。
這種人購物欲與知識皆欠奉,没有相應的負出及犧牲,很難令他們破費。唯一的做法,只有以身作則,自己快樂地購物,令他從旁感受消費的喜悅,從而慢慢產生購物欲。過程中著重分享自己的感受,不要講太多 NERDY 的資訊,不要用道理,而以歡樂去感染他。成功令他顯現購物欲的 話,就可以回到案例一的做法。
案例四:講到這裡,相信心水清的讀者都已經估到⋯⋯
無錯,第四種人本身已具備購物欲及目標,你什麼都不做,他也會愉快地購物。最緊要記住,切忌潑冷水、唱反調、不耐煩,因為分分鐘朋友都無得做。
對他們而言,最需要的是效率,以及情緒價值。記得適時地俾反應,然後就可以盡情地,一起迷失在.* 這場_×°購物遊戲°°° ×._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