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留意日本時裝界的,相信都會對於HATRA 這個備受矚目的新晉設計師品牌感到不會陌 生。然而,當你深入了解其品牌歷史時,會 發 現 HATRA 其 實 並 不 算 「 新 」, 他 們 早 在 2010年便已成立。這個品牌近年運用AI生成 技術來探討人類與服裝之間的深刻關係,來 突破舊有的傳統設計框架,從而帶來令人耳 目一新的設計風格。
看到AI生成技術能為時尚界注入如此多的新活力,於是我們便特意邀請了HATRA設計師 長見佳祐跟我們MING’S進行一次訪談,讓他分享 AI 在時裝設計中的各種利與弊。

長見先生你好! 可以先向各位 MING ‘ S 者介紹一下自己嗎?
長見佳祐:你好,我是HATRA的設計師長見佳祐。HATRA 是以主題「LIMINAL WEAR」為出發點的時裝品牌,我們在東京兩國的一間工作室裡進行設計,並與各領域的創作者合作進行跨學科項目,充分利用現代數位工藝工具,旨在透過計算設備和文化人類學的視角來探索「人與服裝的未來關係」。

可以為我們解釋一下「HATRA」這個品牌名字有什麼意思?
長見佳祐:其實這個名字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,它是取自我在國外留學時一位朋友的名字。
品牌中有一個「Liminal Wear」概念,將服裝視為邊界物質空間,可以詳細為我們解釋一下此概念嗎?
長見佳祐:「Liminal Wear」是源於「Liminalities」一詞,指的是社會常態短暫中斷的過渡狀態,個體在這種狀態中可以脫離既有的社會角色與認同,進而探索自身邊界的流動性。HATRA希望透過服裝創造出這種模糊、開放的閾限空間,讓穿著者得以在其中自由轉化。

另外,HATRA品牌亦有應用生成式AI數位技術的方法進行設計,為什麼你們會採用AI數位技術於時裝設計之上?
長見佳祐:對的,在HATRA,我們將融入包括AI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內的數碼技術於我們的設計中。不過,我們使用AI並不是因為它方便。相反,我們在創作中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時間與思考,讓整體作品呈現出更高的密度與深度。
可能大家會問HATRA :「為什麼要用 AI?」其實我們已經對此作出研究和實踐了好幾年。我們認為此舉某程度上是「重新探索時裝設計的行為」。也就是說,要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人類至今所建構的「打扮」和「裝扮」的歷史。這就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所能發揮的最大作用,而我們認為所謂的「表象再現」和「提高工作效率」就則是較為次要的問題。

你如何運用 AI 數位技術並將其轉化為你手下的時裝作品?
長見佳祐:我們不再將AI為單一的「手段」,而是將其作為融入整個工作流程的「循環裝置」。
舉個例子,我們在使用一個名為ComfyUI的軟件。它是一個靈活開放的環境,讓你可以自由組合節點來建立自己的生成工具,例如,我們可以改變藝術品以適應圖案、快速創建設計草圖的三維表示,甚至將其連結到3D軟體以模擬運動。ComfyUI上也進行了影像超解析度和重複模式生成等實際處理。ComfyUI的一個有趣之處在於它可以繼續運行而不會停止生成,直到你按下停止按鈕。它在一點一點調整參數的同時,你也會看到成千上萬的圖像同時間在一直生成中,並從中提取最精華的元素——我們認為這個過程亦是創作的一部分。

可以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你手下一些由AI技術衍生的代表作嗎?
長見佳祐:首先是 Dia Jacket,這項設計是將訂製外套的翻領線條抽象化,並將其簡化為菱形翻領。除了功能和來源之外,我們還關注裝飾對人們的影響。
另外,還有 Phenomenal Sheer Robe ——這件尺寸超大的平底連身裙內側呈現出理想中的剪裁,而內裡的三層輪廓也能賦予身體多維度的運動感。


近年生成式AI發展迅速,早前生成式AI更能生產出吉卜力風格的照片,你覺得近年的AI對於創意產業帶來了什麼影響?
長見佳祐:坦白說,我個人太專注於設計和生產了,因此於我並沒有深入了解實際的狀況。至少在時裝設計方面,我現時還沒有看到任何破壞性影響。
眾所周知,日本本土有著為數不少的時裝愛好者,那你認為他們是怎樣看待由AI生成出的時裝設計?
長見佳祐:從我的經驗來看,我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它是AI而抱持特別的期望甚或是感到失望,時裝愛好者們對於時裝的判斷僅基於其表述和效果是否具意義。
另一方面,對於使用 AI「取代」傳統圖像設計等,人們的態度也相對冷淡,而且許多創作者也似乎明白這一點,但卻不會公開發表任何言論。

AI所生成的設計的確讓人很驚艷,但在時裝的角度來看,畢竟「服裝」是予人在現實中穿著的,你認為由AI所生成的時裝設計,會否脫離「服裝」的本質?
長見佳祐: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。例如在圍棋和日本將棋比賽中,AI最初只是作為練習夥伴的角色,而隨著時間增長就逐漸成為人類的競爭對手,到了現在更演變為類似於裁判的角色來判斷局勢,而不是與真人對弈。
生成式 AI 也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「服裝」的定義,在當今視覺主導的時裝世界,例如在社交媒體上大量出現的虛擬穿搭,讓服裝「能否穿上身」這一點本身變得模糊。那麼「無法真正穿著的服裝圖像」,就真的不具備服裝的本質嗎?這樣的問題,也反映出我們與身體、與媒介的關係正處於變動之中。

隨著AI發展越來越快速,而且AI輕易就能生成出一些讓人相當驚艷的設計,你們害不害怕終有一天你們的設計被AI它們超越甚至取代?
長見佳祐:某程度上,我每天都會經歷類似的感覺——一些原本需要我花一輩子才能想出的想法,AI透過幾分鐘內就湧現了。但正因如此我也會更對自己有著更堅定不移的創作初衷,而我認為這種設計方式在本質上,與我們每天從浩瀚資訊環境中尋找靈感並沒有區別。
另一方面,從宏觀角度來看,「新鮮感」的設計本身也存在著被產業化、成為無法被視為文化的表面係數的危險。然而,我認為在當代時尚環境中,對於表達深度與創作本質的關注常常被公關效果與外部指標所掩蓋,這使得從內在動機出發的創作更難被充分理解與支持。

正正是因為AI發展得太完善,你認為當人們過分依賴 AI技術,會剝削他們的創造力嗎?
長見佳祐:對於任何工具,不只是人工智慧,如果過度依賴AI,你的創造力就會漸漸萎縮。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黑客精神(hacking spirit ),勇於思考、拆解,並從自己的角度來重建它!

最後,你認為未來AI能與人類共存嗎?
長見佳祐:我相信我們人類會懂得選擇如何塑屬於他們的造未來,希望我們與AI兩者之間能和平共處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