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是一個療癒的月份。
五月的英文是 “MAY” 這個看似簡單的名字原來大有來頭,它於 1050 年代由古英語 MAIUS 發展並傳入英語,亦是源於拉丁語的 MAIUS MĒNSIS 的縮寫。在拉丁語中,五月是春季的最後一個月,象徵著生機與希望。
西方有一句非常詩意浪漫的諺語 “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.”,這是指四月份的連綿春雨,正好為五月內所生長的花朵創造了有利的環境,大概是「苦盡甘來」的意思。這是老生常談的道理:當我們正經歷痛苦和挑戰時,就如四月雨與五月花的微妙關係,因為只有經歷,才能締造美好回憶。換言之,五月從古至今就被人賦予了綻放與重生的意義。
近年,不少人投向文化藝術的懷抱,透過各種藝術媒介滋養生活,在無形與有形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空間,盛載生活上不同的故事。法國五月藝術節(法國五月)第三十二度來港於五月舉行。今年以「法藝狂歡」為主題,促進港法兩地的藝術對話,帶來超過 60 項多采多姿的藝術與文化節目,包括藝術、電影、馬戲、音樂、舞蹈、戲劇與美食,再度擴闊文化愛好者的思維,展開一趟全感官的文化。
TIME AND SPACE REDEFINED
人難免會懷緬過去的美好時光,回想起那天我們頭上的圓月,心裡總是不禁微笑。今年法國五月其中一個重頭戲,就是於大館檢閱廣場舉行的《幻夜舞會》(LE BAL),通過華麗的街頭巡遊,帶領大家穿越時空,進入啟發自畫家雷諾阿(PIERRE-AUGUSTE RENOIR)及德加(EDGAR DEGAS)的畫作的奇幻世界,感受歐洲的「美好年代」。
何以會形容是歐洲的美好年代呢?雷諾阿的作品大多予人溫暖的感覺,運用柔和的色調和細膩的筆觸營造出和諧而愉悅的氛圍;德加則擅長捕提生活日常,低調而不張揚。而《幻夜舞會》正是以此作靈感,再加上製作公司 REMUE MÉNAGE 的構想,由華麗的馬車揭開序幕,加入舞者和雜技人於激光中起舞,集視覺藝術、雜技、舞蹈和木偶表演於一身,不單讓大家體驗到畫作中的美好,更彷似走到令人好奇心不斷的奇幻世界。《幻夜舞會》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,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回顧,讓人們在現實中感受到過去的美好時光。
值得留意的是《幻夜舞會》不單是場跨時空的演出,更是一場跨地域的表演。作為藝術之都的法國,走在路上不時會看到各樣藝術表演,其中街頭巡遊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媒界之一,把藝術帶入當地居民身邊。如今,法國五月在香港舉辦街頭巡遊,與廣大市民同樂,讓藝術變得日常化,這亦是法國五月舉辦的其中目的。

以舞蹈和雜技讓你感受歐洲的「美好時光」

以馬車為《幻夜舞會》揭開序幕
MOVEMENT MEETS EXPRESSION
自我療癒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過程,時好時壞,狀態忽高忽低,遊走在迷茫與失重間,到最尾破繭而出,這蛻變的過程猶如《無涯之軀》(CORPS EXTRÊMES)一樣。
充滿詩意的《無涯之軀》是由法國編舞家兼巴黎夏約宮國 家劇院總監 RACHID OURAMDANE 精心構想而成,舞台上只有一道高聳的攀岩牆和一條橫跨兩端的空中索道, 彷如在舞台上架起山脈與懸崖。一眾表演者包括踩鋼線雜技人 LUCA CHIARVA 與攀岩家 ANN RABER 連同一眾空中藝術家和極限運動員不斷超越身體極限,探索身體的不同可能性,揉合舞蹈、極限運動、雜技和肢體動作,時而跌盪,時而失重,配合投影、旁白和由 JEAN-BAPTISTE JULIEN 創作空靈懾人的音樂,猶如一場無重力的美學表演,引領觀眾遨遊天地,體驗自由自在的快感,創作出充滿詩意的《無涯之軀》。
熟悉藝術的或許已知《無涯之軀》大有來頭,曾獲《紐約時報》列為 2023 年最佳演出之一,並於 2025 年 3月獲表演藝術平台 RECOMANA 頒發「國際最佳舞蹈演出 獎 」, 一 眾 海 外 媒 體 予以極高評價。而幕後主腦 RACHID OURAMDANE 更是聲名顯赫,擅長結合舞蹈與運動,不單曾在 2023 年時的法國五月進行大型戶外表演作品《飛躍人》,更曾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時發表另 一代表作《MOBÏUS MORPHOSIS》,技驚四座。

由 RACHID OURAMDANE 精心構想的《無涯之驅》,以舞蹈和極限運動探索自由和重力邊界。
SOUND AS AN ART FORM
音樂是不少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透過旋律與音符無形地安撫著你我。而在法國五月亦如常地 為各位文化與音樂愛好者帶來精彩的音樂表演,其中《爵樂影韻》(ROLLIN’ & CLAP!)正是由跟隨世界頂尖爵士樂家兼小號手 ERIK TRUFFAZ 帶領他的長期音樂伙伴 MARCELLO GIULIANI 與樂手 RAPHAËL CHASSIN、ALEXIS ANÉRILLES 和 MATTHIS PASCAUD,一同演奏 NINO ROTA、MICHEL MAGNE、ENNIO MORRICONE 及 PHILIPPE SARDE 等作曲家所創作的電影音樂作品,展開一趟法國電影黃金時期的音樂旅程。
值得一提的是 ERIK TRUFFAZ 過往大多專注演奏個 人作品,但他於 2023 年的 4 月及 10 月分別發行兩張專輯,以法國電影配樂為題。早前的安古蘭法語電影節亦曾邀請 ERIK TRUFFAZ 演奏電影配樂,突顯電影配樂的重要地位,同時亦藉此向法國電影致敬。
除了 ERIK TRUFFAZ 於《爵樂影韻》演出外,整個 法國五月也有多個精彩的音樂表演,包括由香港代表張貝芝與來自法國的 SARAH LANCMAN 合演一場 女子鋼琴二重奏、香港歌手馮允謙與法國歌手 JOYCE JONATHAN 以中文、英文及法文三語獻唱,以音樂進行文化對話、流浪者三重奏香港首演等。

爵士樂家兼小號手 ERIK TRUFFAZ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