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在我們日常中極不起眼的膠袋在藝術家 PHIA MÉNARD 的改造下,不但變成了可愛的小精靈,而且更在半空中優雅翩翩起舞,此作品不僅是 PHIA MÉNARD 對於藝術和物料的一次創意詮釋,而且更是他人類自然和慾望的一次思考。

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 BY PHIA MÉNARD
其實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此曲並不是由 PHIA MÉNARD 所創作的?
最原始版本的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 (PRÉLUDE À L’APRÈS-MIDI D’UN FAUNE) 其實並不是由 PHIA MÉNARD 創作的,此曲是由著名法國作曲家 ACHILLE-CLAUDE DEBUSSY 從法國詩人 STÉPHANE MALLARMÉ 的同名詩作所取材創作出的管弦樂作品,以其優美的旋律和朦朧的意境,藉此探索了牧神的半人半獸形象,以及在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模糊界線,讓人們對此留下深刻印象。

《PRÉLUDE À L'APRÈS-MIDI D'UN FAUNE》BY STÉPHANE MALLARMÉ
PHIA MÉNARD 又如何詮釋出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的意境?
受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所啟發後,藝術家 PHIA MÉNARD便以獨特的舞台設計和表演方式,將 ACHILLE-CLAUDE DEBUSSY 的音樂轉化為舞蹈和劇場表演--PHIA MÉNARD 將各種不同顏色的膠袋改製成栩栩如生的小精靈,化為舞台上的主角,伴隨著現場風扇所營造的自然風和音樂,在半空中互相追逐及翩翩起舞,讓宛如小精靈般的膠袋,彷彿真的有著鮮活的生命。

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 BY PHIA MÉNARD

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 BY PHIA MÉNARD

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 BY PHIA MÉNARD
這次藝術表演,也是 PHIA MÉNARD 對人類存在和慾望的思考?
這些在半空中翩翩起舞的「小精靈」—— 膠袋,其實不就正正是當今世上最嚴重的污染源頭嗎?當風和音樂停下來的那一刻,「小精靈」們也立刻打回原形變回平平無奇的膠袋,因此藝術家 PHIA MÉNARD 也藉著這場舞蹈表演,暗諷著人類對於自然的支配,以及這個消費主義社會所衍生出的短暫性與生態危機,展示出 PHIA MÉNARD 對於世界自然和慾望的探索和思考。

《牧神午后前奏曲》 BY PHIA MÉNARD
Comments